1. 第一节

回忆过去的时光,我总觉得非常的孤独。

很长一段时间里,我都在为学习而忙碌。相反对于生活上的事情,我总是一副漠不关心的态度。在身边的同龄人看来,我也许是一个勤奋好学的小孩吧。但其实,我这么做只是想通过学习这件事情来得到他人的认可。这种心态,大概是源自我童年的生活。那时候,父母时常忙碌于工作,把我独自留在家中。从那时起我就变得不爱交谈,有什么事情都靠忍耐来克服。慢慢地,我固化成了偏内向的性格。在之后漫长的岁月里,我反复失去了对生活的感悟,逐渐依赖“忙碌”来逃避生活。

说起来,我自认为不是一个天赋异禀的人。我只是抱有“愚公移山”的信念,觉得只要通过努力就可以弥补自己在天资上的不足。事实证明,我确实靠这份执着拿到了一个还算过得去的学历标签。然而,这也就是我个人努力的极限了。我逐渐认识到“人外有人,天外有天”。在这样一个“学习崇拜”的社会环境里,我被迫地成为了一个“书呆子”。这也算是偏执信念的副作用吧。

如果把社交算作一门学问的话,那我可以算是吊车尾的学生了。每次见到他人侃侃而谈,我会感到非常的自卑和恐惧。这种情绪就好像别人家的孩子考了好成绩,而自己却发挥不好被父母责备,被朋友嘲笑。我也想过去改变自己,但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。

在我高中毕业后,这种自我认识开始变得越发深刻。我逐渐意识到,仅仅靠学习上的投入很难再得到他人的认可。从此,我开始变得愈发迷茫和焦虑。我对学习变得不再那么执着了,反而对“善于交际”的标签产生了渴望。但是,这种渴望却激起了我内心更深层次的痛苦。因为过去独来独往的生活,我很难再改变自己去适应这种新的社会环境。

长期陷入这种低迷的情绪,人就会开始变得丧和颓废。对生活充满无力感的我,对生活中的各种事情都感到索然无味。我曾经一度靠沉迷电子游戏和碎片化娱乐来麻痹自我。到后来,我开始对这种虚度光阴的行为感到深深的自责。我开始厌恶自己这种不求上进的态度,于是写下此篇作为反省,并祈祷未来的生活能够发生些许改变